精品偷自拍另类在线观看/欧美一区二区三区精品影视/天天摸天天操天天干/乳色吐息免费

當前位置: 注塑模具模型 > 教學設備 > 正文

LC、晶體正弦波振蕩電路實驗

LC、晶體正弦波振蕩電路實驗可以掌握電容三點式LC振蕩電路的基本原理,熟悉其各元件功能;熟悉靜態工作點、耦合電容、反饋系數、等效Q值對振蕩器振蕩幅度和頻率的影響。

LC、晶體正弦波振蕩電子線路實訓


一、 實訓目的
10. 進一步學習掌控把握掌控把握掌控把握正弦波振蕩電子線路的相關課程課程理論。
11. 掌控把握電容三點式LC振蕩電子線路的基礎原理,熟悉其各元件功能;熟悉靜態作業點、耦合電容、反饋系數、等效Q值對振蕩器振蕩幅度和頻率的影響。
12. 對比LC振蕩器和晶體振蕩器頻率平穩度,深入對晶體振蕩器頻率平穩高的原因理解。

二、實訓使用儀表器具
1.LC、晶體正弦波振蕩電子線路實訓板
2.20MH雙蹤示波器
3. 萬用表
三、實訓基礎原理與電子線路
1. LC振蕩電子線路的基礎原理
LC振蕩器實質上是適用振蕩條件的正反饋放大器。LC振蕩器是指振蕩線路是由LC元件包括的。從交流ACAC等效電子線路可知:由LC振蕩線路引出三個端子,分別接振蕩管的三個電極,而含有概括反饋式自激振蕩器,因而又稱為三點式振蕩器。如果反饋電壓(V)(V)取自分壓電感,則稱為電感反饋LC振蕩器或電感三點式振蕩器;如果反饋電壓(V)(V)取自分壓電容,則稱為電容反饋LC振蕩器或電容三點式振蕩器。
在幾種基礎高頻振蕩線路中,電容反饋LC振蕩器設定有良好的振蕩波動線和平穩度,電子線路形式簡便,適于在較高的頻段作業,尤其是以晶體管極間分布電容含有概括反饋支路時其振蕩頻率可多達幾百MHZ~GHZ。
普通電容三點式振蕩器的振蕩頻率不僅與諧振線路的LC元件的值有關,而而而且還與晶體管的寫入電容以及輸出電容有關。當作業環境改變或更換管子時,振蕩頻率及其平穩性就要受到影響。為減小的影響,提升振蕩器的頻率平穩度,提出了改進型電容三點式振蕩電子線路——串聯改進型克拉潑電子線路、并聯改進型西勒電子線路,分別如圖4-1和4-2所示。
串聯改進型電容三點式振蕩電子線路——克拉潑電子線路

振蕩頻率為:

其中由下式決定

時,,振蕩頻率可近似寫成

這就使幾乎與值無關,提升了頻率平穩度。
振蕩幅度取決于折合到晶體管端的電阻,可以推出:

由上式看出,過大時,變得很小,放大器電壓(V)(V)增益降低,振幅下降。還可看出,同振蕩器的三次方成反比,當減小以提升頻率時,的值急劇下降,振蕩幅度顯著下降,甚至會停振。--用作頻率可調的振蕩器時,振蕩幅度隨頻率多加而下降,在波段界限內幅度不平穩,--頻率覆蓋系數(在頻率可調的振蕩器中,高端頻率和低端頻率之比稱為頻率覆蓋系數)不大,約為
并聯改進型電容三點式振蕩電子線路——西勒電子線路線路諧振頻率

--線路總電容

時,,這就使值幾乎與無關,提升了頻率平穩度。
折合到晶體管輸出端的諧振電阻

其中接入系數無關,當改變時,全部是常數,則僅隨一次方增長,易于起振,振蕩幅度多加,使在波段界限內幅度對比平穩,頻率覆蓋系數較大,可達1.6~1.8。--西勒電子線路頻率平穩性好,振蕩頻率可以較高。

2. 晶體振蕩電子線路的基礎原理
石英晶體振蕩器就是以石英晶體諧振器取代振蕩器中含有概括諧振線路的電感,電容元件所包括的正弦波振蕩器,它的頻率平穩度可達數量級,所以得到極為廣泛的應用。它之所以設定有極高的頻率平穩度,其關鍵是應用了石英晶體這種設定有高Q值的諧振元件。
由石英諧振器(石英晶體振子)含有概括的振蕩電子線路通常叫"晶振電子線路"。從晶體在電子線路中的作用來看分兩類:一類是作業在晶體并聯諧振頻率附近,晶體等效為電感的情況,叫做"并聯晶振電子線路"。另一類是作業在晶體串聯諧振頻率附近,晶體近于短路的情況,叫做"串聯晶振電子線路"。
本實訓應用"并聯晶振電子線路"這種電子線路由晶體與外接電容器或線圈含有概括并聯諧振線路,按三點線路的連接原則包括振蕩器,晶體等效為電感。在課程課程理論上可以含有概括三種類型基礎電子線路,但在實際應用中常用的是如圖4-3所示的電子線路,稱"皮爾斯"電子線路。這種電子線路不需外接線圈,而而而且頻率平穩度較高。

圖4-3 并聯晶體振蕩器原理電子線路圖 4--4 并聯晶體振蕩器實例
圖4-4給出了這種電子線路的實例。這里,晶體等效為電感,晶體與外接電容(含有概括4.5/20pF與20pF兩個小電容)和包括并聯線路,其振蕩頻率應落在之間。
圖4-5是圖4-4 中諧振線路的等效電子線路。
該諧振線路的電感就是,而諧振線路的總電容
應由及外接電容集合而成。
由下式決定,即


圖4-5 圖4-4中諧振線路的等效電子線路

選用電容時,,因此上式可近似為


所以


總是處在兩頻率之間,調動可使產生很微小的變動。無論怎樣調動總是處于晶體的兩頻率之間。但是,只有在附近,晶體才設定有并聯諧振線路的特別點
3.實訓電子線路
LC、晶體正弦波振蕩電子線路實訓電子線路如圖4-6。斷開J1、連接J2、J3含有概括LC西勒電子線路振蕩電子線路;斷開J2、連接J1、J3含有概括并聯型晶體正弦波振蕩電子線路。

圖4-6 LC、晶體正弦波振蕩電子線路實訓電子線路

四、實訓內容
1.LC振蕩器功能測量試驗。
2.并聯晶體振蕩器功能測量試驗
3.LC振蕩器和晶體振蕩器功能對比。
五、實訓步驟
1LC振蕩器功能測量試驗
在實訓箱主板上插上LC、晶體正弦波振蕩電子線路實訓模型。接通實訓箱上電源開關電源指標燈點亮。斷開J1、連接J2、J3含有概括LC西勒振蕩電子線路。
(1)測量試驗靜態作業點改變對振蕩器作業狀態的影響
調動RW1,由TP1測量試驗T1發射極電流(A)(A),查看發射極電流(A)(A)改變對振蕩頻率和幅度的影響。(R4=1K)。IEQ(mA)=V(TP1)/R4
表4-1靜態作業點改變對振蕩器作業的影響
IEQ(mA)
f(MHz)
Vp-p(V)

(2)振蕩器頻率界限的測量
用小起子調動微調電容CV1值(2/25p),同時用頻率計在OUT端測量輸出振蕩信號的頻率值,查看振蕩頻率的改變。(注意微調電容表面扇形鍍銀部分,從相對另一引出腳近到遠,每轉動180度即完成容量(KV)(KV)大到小的全過程,多旋動是沒有意義的,只會加快速度元件的磨損)
表4-2 振蕩器頻率界限的測量
f(MHz) Vp-p(V)
Cmin
Cmax

(3)反饋系數對振蕩器作業狀態的影響
J3、J4、J5不一樣集合可含有概括多種反饋系數,查看反饋系數對振蕩器作業狀態的影響。
表4-3 反饋系數對振蕩器作業狀態的影響
F
f(MHz)
Vp-p(V)
( 注 C1:100p C4:100p C5:200p C6:200p)

(4)頻率平穩度的測量
(a) 短期頻率平穩度的測量
用頻率計在OUT端測量振蕩頻率,查看1分鐘左右振蕩頻率f的改變情況,并記錄兩個頻率值f01(開始值),f02(大改變值)。計算LC振蕩器的短期頻率平穩度Δf/f

表4-4短期頻率平穩度的測量
f01(開始值MHz) f02(大改變值MHz) 短期頻率平穩度Δf/f

(b) 查看溫度(℃)(℃)改變對振蕩頻率的影響。(若無電吹風,可不作該實訓)
用電吹風在距電子線路15cm處對著電子線路吹熱風,用頻率計在OUT端測量振蕩頻率,查看1分鐘左右振蕩頻率f的改變情況,

表4-4短期頻率平穩度的測量
室溫f01 MHz 加溫后f02 MHz 頻率平穩平穩度Δf/f

2晶體正弦波振蕩器功能測量試驗
在實訓箱主板上插上LC、晶體正弦波振蕩電子線路實訓模型塊。接通實訓箱上電源開關電源指標燈點亮。斷開J2、連接J1、J3含有概括LC晶體并聯振蕩電子線路。
(1)測量試驗靜態作業點改變對振蕩器作業狀態的影響
調動RW1,由TP1測量試驗T1發射極電流(A)(A),查看發射極電流(A)(A)改變對振蕩頻率和幅度的影響。(R4=1K)。
表4-1靜態作業點改變對振蕩器作業的影響
IEQ(mA)
f(MHz)
Vp-p(V)

(2)振蕩器頻率界限的測量
用小起子調動微調電容CV1值(2/25p),同時用頻率計在OUT端測量輸出振蕩信號的頻率值,查看振蕩頻率的改變。

表4-2 振蕩器頻率界限的測量
f(MHz) Vp-p(V)
Cmin
Cmax

(3)反饋系數對振蕩器作業狀態的影響
J3、J4、J5不一樣集合可含有概括多種反饋系數,查看反饋系數對振蕩器作業狀態的影響。
表4-3 反饋系數對振蕩器作業狀態的影響
F
f(MHz)
Vp-p(V)
( 注 C1:100p C4:100p C5:200p C6:200p)

(4)頻率平穩度的測量
(a) 短期頻率平穩度的測量
用頻率計在OUT端測量振蕩頻率,查看1分鐘左右振蕩頻率f的改變情況,并記錄兩個頻率值f01(開始值),f02(大改變值)。計算LC振蕩器的短期頻率平穩度Δf/f
表4-4短期頻率平穩度的測量
f01(開始值MHz) f02(大改變值MHz) 短期頻率平穩度Δf/f

(b) 查看溫度(℃)(℃)改變對振蕩頻率的影響。(若無電吹風,可不作該實訓)
用電吹風在距電子線路15cm處對著電子線路吹熱風,用頻率計在OUT端測量振蕩頻率,查看1分鐘左右振蕩頻率f的改變情況,
表4-4短期頻率平穩度的測量
室溫f01 MHz 加溫后f02 MHz 頻率平穩平穩度Δf/f

六、實訓報告要求
1.整理按實訓步驟所得的數值,測測繪制作作記錄的波動線
2.畫出作業點和反饋系數對LC振蕩器和晶體振蕩器振蕩頻率和幅值的影響彎彎曲線 ,對比兩者的區別。
3.--由本實訓所獲取的體會。


上一篇: 調幅波同步解調實驗 下一篇:集成乘法器混頻實驗
  • 教學設備
  • 本文來自網絡,不代表本站立場,圖片為參考圖片,轉載請注明出處:LC、晶體正弦波振蕩電路實驗

  • 收藏
返回頂部